美国儿童博物馆的墙上有这样一段话:I hear,I forget;I see, I remember;I do,I understand.翻译成中文就是说:我听,我忘记了;我看,我记得了;我做,我理解了。这句话的意义在于让孩子们学会动手实践,自己思考如何去做,这样才能让孩子们深刻理解。我曾经在中国接受过十几年传统的中国式的教育,我曾经在纯美国的国际学校工作实践过三四年的时间,因而我对于中美课堂特征以及教学模式有一定的了解。现在作为深圳实验承翰学校国际部的一名英语老师兼班主任,我对美国课堂特征与思维教学理念有一些反思。
美国的教室课堂是小班教学制,一个班不超过16个学生。学生上课是小组合作制,教师经常进行分组分层教学。教室空间很大,分成不同的区域,分为上课区,写作区,电脑区,视听区,阅读区,游戏区,活动区,绘画区和手工区等等。教室的墙上都张贴了与本年级学习相关的内容以及学生作品,都以色彩鲜明的形式呈现,教室是一个很大的学习中心。美国老师的课堂十分注重启发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去思考和动手创造实践。
我曾经听过一场《体制创新暨有效教学·中美教育比较的视野》的国际比较教育专题报告会,主讲人是美国麻省大学波士顿分校教授、博导及国际比较教育研究院严文蕃院长。严教授是美籍华人,在美国生活了三十多年,对中美比较教育有一定的研究。严教授首先分别以两个经典的视频展开了中美教育比较的视野,同时提出了令人深省的问题。第一个视频是关于美国黑人小学生学中文表演的视频,第二个视频是关于美国中学生自编自演的中文歌曲并拍出的DV视频。第一个视频给大家最大的启发是:美国小学生大家都是平等的好学生,美国课堂教学生动活泼;第二个视频给大家最大的启发是:美国的中学生学习的氛围很轻松很快乐,美国的学校注重学生们创新能力的发展与开发,以及他们的学习积极性的培养。接下来,严教授以精美的PPT图文并茂的来展示他想要讲解的内容。然后,严教授给我们看一些图片关于生活中的门锁和楼梯的两种设计,一种是通用的设计,另一种是个性化的设计。并提问:“哪种设计更好?”当然是个性化的设计更好,因为这关注了更多的人需求,更体现人文细节关怀。接下来,严教授又展示了一张关于人的大脑的图片,和一张一个人正在做CT的图片。紧接着谈到大脑分为:认知区,策略区和情感区。学校教师的课堂同时也分为这三个区域。认知区为知识的输入,策略区为多元行动和表达方式和情感区为多元参与投入。接着,严教授用一个图表来展示中美学校教师课堂从这三部分各占比重的差别来比较中美课堂的差异。中国学校的课堂认知区的比重会超过三分之一,而美国学校的课堂情感区的比重会超过三分之一。用一句话总的来说,美国学校教师的课堂注重情感的多元参与与投入胜过于对知识的输入,而中国学校教师的课堂注重知识的输入胜过于对情感的多元参与与投入。从策略区的比较来看,中国学校教师的策略区的比重会超过美国学校教师的策略区的比重,因为中国学校教师的课堂更注重组织纪律。接着,严教授用一个图片历史背景来提出问题,这个历史背景是关于美国宪兵护送黑人孩子进入白人学校,推动了美国民主的进步。教师会用一系列问题,让你畅游问题的长廊,使你对历史故事内容一步步深化理解。接下来采用图表对比分析书本和电影同步学习,列出不同进行对比总结。第一种是简单的图片配文字,第二种是纯文字描述,第三种是写成一首诗。这种多元的学习方式,可以进行分层教学,针对不同能力水平的学生进行个性化的辅导学习,同时可以作为个性化的作业来布置。接着,严教授用一些中美课堂的图片来展示了中美教育的不同视野。体现出美国的课堂注重培养学生当小老师来教学生,以及老师注重辅导个别学生,美国老师更注重课堂气氛和情感支持。而中国教师课堂更注重组织纪律支持和教学内容的支持及知识的输入。最后,严教授以一个图表分析式《平衡与不平衡的发展》来总结结束了这场教育专题报告。这个图表解析了心智与身体的平衡,学术与非学术的平衡,知识与能力的平衡,应试教育与非应试教育的平衡,要达到了这些点的平衡才是合理的教育发展模式。严教授的讲座也让我深刻感受到了中美教育最大的不同,严教授的眼睛就像是会说话的眼睛,眼神一直会关注到在座的听众,会不断的启发你的思维,进行互动。
我曾经参加过中美教育课堂比较论坛的研讨会,给我印象深刻的是那个美国老师在那堂课是讲关于《台风》的,首先她和一班学生席地而坐,围成一个圈讲台风的故事,然后设置了一系列一层层螺旋上升式问题,让孩子去思考,老师不会直接灌输你相关的知识,而是会给你一些方法和资料去探索问题的答案。She said,“I never tell them the answer,but I teach them how to find the answer.”她说,“她从不告诉学生答案,而是教他们如何去寻找答案。”
美国一所小学的标语是这样写的:Observe(观察),Explore(探究),Discover(发现),Imagine(想象)。Explore(探究)是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基本元素。一个人要有愿景,做为国际部的老师,要设计思维含量高的问题,要进行情景铺设,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引导学生的思维,掌握提问技巧,要提有意义的开放式的问题,教会学生思考的课堂,课堂的质量在于思维的分享,思辩的力量在于思维的分享。有思维才会有创作。并且教会学生用自己设计的思维导图来动手创新实践,记录自己的思维。思维导图还可以很好的引导小组合作进行思维创新。美国的课堂教学模式及思维教学模式真的有很多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的地方。我们要取其之长,补己之短,布置多元化的体验性作业,我们要善于挖掘学生的思维,把思维导图运用于课堂,给孩子们的想象插上翅膀!
(国际部 章艳芳)